
我来人间一趟,也要驰骋一场 ---
画作者:著名画家刘凌沧先生
转自: 月满天心的文字坊
公元617年5月,李渊在太原起势,这之前,他给分散各地的儿女们发了通知,让他们快逃。李建成李元吉都逃到了太原,李元智没有逃掉,被朝廷抓到就地杀死,没有逃掉的还有一个女儿,大家都叫她三娘,是李世民同胞姐姐。
三娘女扮男装,带着侍女逃到了鄠县李家庄园,将卖庄园的钱拿出一部分赈济灾民,获得了一定的威望与支持,一部分钱用来招兵买马。
这样,她很快就召集了一队人马,闲时演武练兵,既然没有逃到安全的地方,干脆就彻底反抗,杀出一条活路来。
宽严相济,方法得当,是练兵的基础,善良宽厚,扶困济危,是为人的本分,做到了这两点,三娘很快成为了鄠县百姓心中的英雄。
鄠县不远处的司竹园内,有一股武装力量非常勇猛,为首的头领名叫何潘仁,三娘伺机游说他,何潘仁被三娘打动,带着三万人投奔了过来。
被信任,本身就是一种能力,被亡命徒信任,更是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手段和智慧。
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时有胡贼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,自称总管,未有所属。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利害,潘仁攻鄠县,陷之。三宝又说群盗李仲文、向善志、丘师利等,各率众数千人来会……”
三宝是三娘的代言人,是她从长安带出来的家奴。`
她治军严明,屡屡击败朝廷的正规军, 渐渐将周边的蟊贼草寇起义军都收归为自己麾下,三个月就扫平了长安周边的小城市,占领了关中。`
《旧唐书》记载: “平阳公主掠地至无装备盩厔、武功、始平,皆下之。每申明法令,禁兵士无得侵掠,故远近奔赴者甚众,得兵七万人。公主令间使以闻,高祖大悦。”
李渊惊喜之余, 立即下令渡黄河与女儿汇合。三娘集中七八万兵力,拖住朝廷的十万大军,李渊畅通无阻顺利渡过黄河。
11 月,父女汇合,形成合围之势,攻破长安的十万大军,隋朝灭亡,李渊正式称帝,封战功赫赫的三娘为平阳公主。
但称帝之后,李渊并没有派公主再去出征,而是将她的军队扩充在李世民的军队里。
《册府元龟》中记载:“既入关,平阳公主以司竹之军来会,命绍及三宝分统其众。太宗至竹林宫,三宝以众数万诣军门进谒,从平京师。”
也就是说,自从李渊带着李世民入关,公主的军队就成为了李世民的部下。
公主最后留了一万亲随,申请去山 守卫 苇泽关 ,因为她带的是娘子军,这道关被后世更名为娘子关。
大唐开国六年,平阳公主去世,李渊下令以羽葆鼓吹军礼为公主入葬,谥号为昭。
鼓吹是隆重的军礼仪式,只有大将军才能享受这份尊贵荣誉,唐代以前以后,都不曾有女性享受过此等待遇。
但鼓吹并不是葬礼专用曲,亲王们生前就可享受的一种仪仗而已。公主葬礼羽葆鼓吹之所以被载入历史,是因为这是女性享受到的最高规格哀荣。
这样强悍的女儿,她谁都不依靠,自己就拼出了一片天地,立下赫赫战功。但她是女儿,军权被瓦解,理所当然,葬礼得到普通亲王的仪仗也成了创举。
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, 找人给姐姐画了一幅画像,只作为纪念,并没有放入凌烟阁的功臣中去供奉。
后人念及公主的功绩,写诗道: “ 凌烟阁上丹青手,画像应填娘子军。”
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没有她一个字的记录,凌烟阁不会供奉她的画像。
李世民敬重姐姐,李渊疼爱女儿,但男人与女人之间,首先是性别沟壑,其次才是血缘亲情。
平阳昭公主在最短的时间里招募到最多的士兵,并在大唐开局时打了最多的胜仗,她招募的最初的下属都是亡命徒,可见她拥有的不仅是勇猛,还有无双的智计与人格魅力,她的军队牵制了最多的敌人,她打下的地盘和守护的地盘都很重要,她散尽自己的队伍归李世民收编之后,只剩一万亲兵,这一万人依然守护最重要的关卡,无人能敌。
她的政治能力太强了。
自从政治诞生的那一刻起,男人们便时刻防止女性参与,《尚书·牧誓》中写:“牝鸡司晨,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。”已经是一种男性对于女性拥有政治智慧的恐惧。《诗经》中的“哲夫成城,哲妇倾城”更是诅咒一般的言之凿凿——男子有政治才能才会成事,女子有政治之才是会亡国的。
平阳昭公主,在战场上赢得无数胜利,却最终输在性别,她不该拥有超级的政治能力。
庙堂里千方百计抹去的功绩,民间却在一代代传颂,关于守关公主的传说从没有停止过。
明代王世贞路过娘子关,写下《娘子关偶成》:
夫人城北走降氐,娘子军前高义旗。今日关头成独笑,可无巾帼赠男儿。
为之一叹。